野艾蒿,俗稱野艾,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野菜,廣泛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盡管它看似普通,卻因其多樣的食用方法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近年來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野艾蒿主要生長在路旁、草地等地區,除了新疆、青海、西藏等省份外,在我國其他地區分布廣泛。其莖高一般為50—120厘米,具有多側枝,側枝斜向上伸展,長度為5—10厘米。葉子呈綠色,上面布滿白色腺點和小凹點,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氣。
野艾蒿不僅是一種野菜,更是一味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以下是其主要功效:
此外,野艾蒿還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感冒、頭痛、瘧疾等疾病。
野艾蒿的嫩葉可用于多種烹飪方式:
除了作為食材,野艾蒿還被用于藥用。其葉片可入藥,形式包括搗汁、制丸等。此外,近年來野艾蒿葉也被用于提取精油,用于病蟲害的防治。
雖然野艾蒿有諸多好處,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食用或使用。陰虛火旺、血燥生熱的人群應避免使用野艾蒿,以免引發不良反應。
野艾蒿雖為尋常野菜,卻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值得進一步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