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一種源于中國的名貴滋補藥材,在中醫藥中被廣泛應用。杜仲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如補肝腎、強筋骨、清除體內垃圾、促進細胞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血壓以及分解體內膽固醇等。
根據中醫藥典,杜仲的使用方式多樣,具體用法與用量如下:
用途:用于治療急性腰痛。
配方:杜仲25克,丹參25克,川芎15克,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將上述藥材切碎,放入白酒中浸泡5天后飲用,每次少量。
出處:《外臺秘要》
用途:用于治療肝腎風虛、氣弱,緩解腰膝疼痛、風毒流注等癥狀。
配方:杜仲150克,五加皮90克,防風90克,薏苡仁90克,羌活90克,續斷90克,牛膝90克,萆薢120克,生干地黃150克,青鹽90克,木瓜250克,酒3升。
制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加入青鹽和木瓜煮成膏狀,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5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出處:《本事方》
杜仲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功效顯著且用途廣泛,但應在專業指導下合理使用,以充分發揮其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