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有直接小包裝成藥售賣。其經典配方源自傳統醫學典籍,具體為:柴胡半斤(換算現代劑量約 24g);黃芩三兩(約 9g);人參三兩(約 9g);甘草炙,三兩(約 6g);半夏洗,半升(約 9g);生姜切,三兩(約 9g);大棗擘,十二枚(約 4 枚)。若出現嘔吐現象且較為激烈,建議采用煎劑形式,其中止嘔以生半夏效果最佳。
在用藥量方面,小柴胡湯有其特殊要求。以《傷寒論》為參考,其中桂枝、白芍等藥材通常只用三兩,而小柴胡要用到八兩之多。這表明用于少陽證時,柴胡用量需足夠大。若小柴胡湯用量太少來熬制,服用后可能完全無效,所以按照原書配比使用大量柴胡非常重要。
對于發燒癥狀,小柴胡用量需達到 12g 以上。病情較重時,可按 24g 柴胡(每劑/每 24 小時)的配比來調配。不過,具體用量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例如,頭幾次喝濃湯后,若精神狀況很快改善,胃口變好,發燒癥狀也逐漸減輕,可考慮逐漸兌水稀釋,再回到常規劑量繼續服用。
發燒時服用柴胡湯,在第一天燒并不一定能馬上退下來。此時不必過于著急,因為任何藥物發揮作用都需要一定時間,再好的藥也不能立即見效。
結論:小柴胡湯的制作和使用有其特定的配方、用量要求和效果特點,在使用時需遵循這些要點,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媽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