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柴胡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以根入藥,其性苦、微寒,對肝、肺具有解表和里、升陽、疏肝解瘀的調經作用。下面將詳細介紹竹葉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竹葉柴胡味辛苦,氣微寒,具有芳香疏泄的特性。它尤其善于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療邪在少陽所致的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等少陽證的要藥。在臨床應用中,常與黃芩等藥物配伍使用,例如小柴胡湯。
對于感冒發熱癥狀,竹葉柴胡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熱作用。一般常與甘草同用;若熱邪較甚,可搭配葛根、黃芩、石膏等藥物,如柴葛解肌湯。目前,市場上有用柴胡制成的單味或復方注射液,經臨床驗證,對于外感發熱有較好的解熱效果。
竹葉柴胡能夠條達肝氣,起到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的作用。在治療肝郁氣滯導致的月經不調時,常與當歸、白芍等藥物同用,經典方劑如逍遙散。
對于胸脅疼痛癥狀,無論病因是內傷肝郁還是外傷跌撲,竹葉柴胡均可應用。通常與香附、川芎、芍藥等藥物配伍,如柴胡疏肝散。
竹葉柴胡長于升舉脾胃清陽之氣,對于氣虛下陷引起的神倦發熱、食少便溏、久瀉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等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配方中,常與人參、黃芪、升麻等藥物同用,如補中益氣湯。
綜上所述,竹葉柴胡在治療寒熱往來、肝郁氣滯、氣虛下陷等方面具有顯著功效,是一味應用廣泛的中藥材。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媽媽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