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領域,很多人會好奇竹葉柴胡與柴胡的區別是什么。竹葉柴胡與柴胡均屬于傘形科植物,二者皆以根入藥,具有解表和里、升陽、疏肝解瘀等功效。不過,由于它們的植物形態非常相似,在生產過程中很容易被混淆。下面將詳細介紹它們的區別。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根據性狀不同,前者習稱“北柴胡”,后者稱“南柴胡”。
柴胡根的形態特征如下: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常有分枝,形態平直或彎曲,長度在8 - 22cm之間,直徑為0.3 - 1.2cm。根頭部殘留5 - 10個長短不等的莖。其表面顏色從淺棕色至土棕色,具有縱紋、支根痕和皮孔。質地硬而堅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片狀纖維性,皮部呈淺棕色,木質部為淡黃白色。
竹葉柴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50 - 85厘米。主根較粗大,顏色為棕褐色,質地堅硬。莖單一或數莖并存,表面有細縱槽紋,為實心結構,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
竹葉柴胡根的特征為:多呈紡錘形,長度在6 - 12cm,直徑為0.2 - 0.5cm。表面顏色為淡紅棕色,質地堅硬;根莖基部有明顯的節,莖葉顏色從灰綠至淡綠色;具有清香的氣味,味道較淡。
綜上所述,雖然竹葉柴胡和柴胡都屬于傘形科且功效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在植物形態和根的特征上存在明顯區別,在使用和鑒別時需要仔細區分。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媽媽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