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和白通草是兩種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常用于治療多種疾病。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介紹,包括來源、功能主治、采集方法及分布等信息。
別名:通草的別名包括寇脫、離南、通脫木、蔥草、白通草、通花、通大海、五加風、大木通。
來源: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學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的干燥莖髓。
通草具有多種藥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植物特性:通脫木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生長于海拔2800米以下的向陽肥沃地區,或人工栽培環境中。
分布范圍: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南地區及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通草的采集通常在秋季進行,選擇3年以上的成熟植株。采集時割取合適的木莖,趁鮮切成段,用細木棍或圓竹筒捅出髓部,輕輕理直后曬干,并存放于干燥處。
通草作為傳統中藥材,因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尤其在利尿通淋和促進乳汁分泌方面表現突出。
本文內容參考自NCBI數據庫及《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