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俗稱山花椒、秤砣子、藥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據唐等《新修本草》記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而得名五味子。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被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五味子作為中藥,具有極高的滋補強壯之力和藥用價值。下面為大家介紹南五味子的食用方法。
取5 - 10克五味子、適量冰糖,用開水沖泡后當作茶飲。其味道酸酸甜甜,口感很好。常飲五味子茶,可起到明顯的降壓作用,能有效改善高血壓癥狀,還有防治冠心病的功效。
取250克五味子洗凈,分兩次煎取濃汁,然后將兩次的濃汁合并,濃縮至稀流膏樣,再加入適量蜂蜜,加熱至黏稠液狀即可。食用時,一日兩次,每次2湯匙,用溫開水送服。這種食用方法可養肝益腎,生津澀精。
取10克五味子、2兩大米,將兩者淘洗干凈后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用文火熬制。食用五味子粥具有養肝、補腎的功效,大米本身有保肝、護胃的作用,酒后進食能有效減少酒精對肝臟的傷害。
綜上所述,五味子不僅名稱由來有其獨特之處,藥用價值高,而且南五味子有多種實用的食用方法,能為人體帶來不同的益處。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因原文未提供具體文獻,可進一步參考中醫藥專業書籍如《中華本草》等獲取更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