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屬于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了解其病因、癥狀及相關知識,有助于女性更好地關注自身健康,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
子宮息肉是由于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導致宮頸管粘膜增生、堆積,從粘膜基底層向宮頸外口突出形成的病變。它通常發生在宮頸管內,但也可能出現在宮頸外口附近。
子宮息肉的癥狀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沒有明顯表現,但以下癥狀需要引起注意:
根據息肉的發生部位和形態,子宮息肉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根部多附著于宮頸外口或宮頸管內,體積較小,直徑一般在1厘米以下,通常為單個或多個。息肉顏色鮮紅,質地柔軟,易出血,形狀如水滴或扁圓體。
發生在宮頸表面,基底部較寬,顏色淡紅,質地較韌,位置較表淺,向外突出。
子宮息肉大多數為良性,但極少數可能發生惡性變,惡變率約為0.2%~0.4%。即使通過手術摘除息肉,也可能存在復發的風險,因此需要定期隨訪。
由于三分之一的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子宮息肉常在婦科檢查中被發現。醫生通常通過陰道窺器檢查宮頸,觀察息肉的大小、形狀及位置。如果確診為子宮息肉,醫生可能建議手術摘除,并對病理切片進行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
子宮息肉雖然大多為良性,但仍需引起重視。定期體檢、及時治療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和管理子宮息肉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