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癌是一組發生在子宮部位的惡性腫瘤,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作為婦科領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子宮癌的早期診斷對于提高治愈率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宮頸癌的癥狀通常在出現三個月后才被患者注意到,許多患者在就診時已進入晚期。
子宮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僅有少數患者可能感到輕微的下腹疼痛。大多數情況下,子宮癌是在婦科檢查或其他健康檢查中偶然發現的。以下是子宮癌可能出現的主要癥狀:
絕經期前后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出血量通常為少量至中等量,很少會出現大量出血。年輕患者或接近絕經期的患者可能誤認為是月經不調,從而延誤就診。絕經后的患者通常表現為持續或間斷性的陰道出血。在晚期階段,出血中可能夾雜爛肉樣組織。
由于腺癌通常生長在宮腔內,早期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可能僅表現為少量血性白帶。然而,隨著病情進展,感染和壞死可能導致大量惡臭的膿血樣液體排出,有時還會夾雜癌組織碎片。如果宮頸腔積膿,患者可能出現發熱、腹痛和白細胞增多等癥狀。
癌腫的生長及其引起的出血和排液可能導致子宮不規則收縮,從而引發陣發性疼痛。這種癥狀通常出現在晚期階段。當癌組織侵入漿膜、宮旁結締組織、膀胱或直腸時,可能出現頑固性疼痛,并逐漸加重。疼痛常從腰骶部、下腹部向大腿及膝部放射。
在子宮癌的晚期,患者可能觸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宮,或因鄰近器官受累導致一系列癥狀。例如,腫瘤壓迫輸尿管可能引發腎盂輸尿管積水或腎臟萎縮。此外,患者可能出現貧血、消瘦、發熱等全身衰竭表現。
隨著癌腫的浸潤和轉移,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急、肛門墜脹、便秘、下肢腫痛、坐骨神經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最終引發全身衰竭。
子宮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但及時的婦科檢查和對異常癥狀的關注有助于早期發現和診斷,從而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