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肺炎:病因、癥狀及臨床特點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曾被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此病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發熱和陣發性刺激性咳嗽,伴隨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膿性痰,偶爾可見血痰。盡管肺部體征通常不明顯,但此病可能引發肺外多系統受累,嚴重時可威脅生命甚至導致死亡。
流行病學與易感人群
- 好發人群:兒童和青少年是肺炎支原體肺炎的主要易感人群。
- 發病率:此病約占肺炎總病例的15%~30%,在流行年份可高達40%~60%。
- 病程特點:一般為自限性疾病,預后良好。
主要癥狀與臨床表現
1. 起病與全身癥狀
- 潛伏期:約2~3周。
- 早期癥狀:起病緩慢,表現為全身不適、乏力、頭痛。
- 發熱:發熱通常在病后2~3天出現,體溫可達39℃左右,持續1~3周,可能伴隨咽痛和肌肉酸痛。
2. 呼吸道癥狀
- 咳嗽:咳嗽是肺炎支原體肺炎的主要癥狀,通常在病后2~3天開始,初期為干咳,隨后發展為頑固性劇咳。
- 痰液:咳嗽時可伴隨少量黏稠痰液,有時帶血絲;少數病例表現為類似百日咳的陣發性咳嗽。
- 持續時間:咳嗽可持續1~4周。
3. 肺部體征
- 肺部體征通常不明顯,甚至完全沒有。
- 少數病例可聽到干啰音或濕啰音,但這些體征多塊消失,與劇咳及發熱等臨床表現不一致。
4. 嬰幼兒的特殊表現
- 起病急:嬰幼兒的病程較長,病情較重。
- 呼吸困難:表現為喘憋、喘鳴音較為突出。
- 肺部啰音:較年長兒童更多。
5. 肺外表現
總結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盡管其肺部體征不明顯,但可能引發多系統受累,尤其在嬰幼兒中病情較為嚴重。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