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管理與治療:全面指南
1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患者體內無法產生胰島素,需要終身依賴外源性胰島素治療。這種疾病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破壞其制造胰島素的能力。由于缺乏胰島素,身體無法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通過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
1. 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治療是1型糖尿病管理的核心。根據胰島素的種類及作用時間,常見的胰島素分為短效胰島素(RI)、中效珠蛋白胰島素(NPH)和長效魚精蛋白胰島素(PZI)。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治療方案:
1.1 混合胰島素治療
- RI/NPH混合治療:患者每天注射2次,早餐前注射量占總量的2/3,晚餐前占1/3。RI與NPH的比例通常不大于1:3,推薦比例為50:50或30:70。短效胰島素需先抽取,再抽取中效胰島素。如果午餐前血糖≥11.2mmol/L,可在午餐前額外注射2~4單位的RI。
- RI/PZI混合治療:這種方案主要適用于病程較長、胰島素需求量較大的患者。通常在RI每日注射3~4次的基礎上,早餐前或晚餐前加入PZI。RI與PZI的比例需根據個體情況調整,通常為RI:PZI≥4:10。
1.2 劑量調整
胰島素劑量的調整需基于血糖監測結果(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等)及尿糖檢測結果。以下是調整原則:
- 早餐前RI用量:根據第1段尿和午餐前尿糖調整。
- 午餐前RI用量:根據第2段尿和晚餐前尿糖調整。
- 晚餐前RI用量:根據第3段尿和睡前尿糖調整。
- 睡前RI用量:根據第4段尿和次日早餐前尿糖調整。
- NPH調整:早餐前NPH根據第2段尿和晚餐前尿糖調整;晚餐前NPH根據第4段尿和次日早餐前尿糖調整。
1.3 注射部位
推薦的注射部位包括雙上臂前外側、大腿前外側和腹壁。注射時應按順序輪換,每針間距2厘米,以避免局部皮下組織纖維化或萎縮。
2. 飲食計劃
糖尿病兒童的飲食計劃應滿足其生長發育和日常活動的需求,同時結合家庭飲食習慣進行適當調整。以下是飲食管理的關鍵點:
- 每日攝入充足的蔬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 熱量分配:早餐占1/5,午餐和晚餐各占2/5,每餐留少量作為餐間點心。
- 按時定量進餐;如無法按時進餐,需測量餐前血糖并調整胰島素或進餐量。
3. 運動治療
運動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需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以下是運動治療的注意事項:
- 根據年齡和運動能力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每天定時定量進行。
- 運動前調整胰島素劑量或加餐,以預防低血糖。
- 在發生酮癥酸中毒時,應避免任何運動。
4. 教育與心理支持
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支持貫穿于整個診治過程。應向患兒及其家庭普及糖尿病知識,并提供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疾病。
結論
1型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綜合考慮胰島素治療、飲食計劃、運動治療以及心理支持,確保患兒的健康成長和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