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當寶寶出現腹瀉時,父母難免會感到心疼和焦慮。除了及時采取醫學治療外,科學的食療也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方法,幫助寶寶盡快恢復健康。以下是總結的9種適合嬰兒腹瀉的食療偏方及相關注意事項。
材料:小米50克
做法:將小米炒至微黃并散發香味,研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取2-3克,每日2-3次。
材料:雞蛋殼10克,陳皮10克,雞內金10克(炒黃)。
做法: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取1-2克,每日3次。
材料:茶葉2克,小茴香3克。
做法:將材料加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用2-3次。
材料:茄子根10克,生姜3片。
做法:將材料加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用1-2次。
材料:大麥牙10克,生姜2片。
做法:將材料加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用1-2次。
材料:米糠50克,柿干50克。
做法:將材料炒黃后研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取2-3克,每日2-3次。
功效:蘋果含有果膠和鞣酸,具有吸附、收斂和止瀉的作用。
做法:選擇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用法:直接喂食。
功效:焦米湯易于消化,其碳化結構具有吸附和止瀉作用。
做法: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后加水和適量糖,煮沸成稀糊狀。
用法:直接喂食。
功效:胡蘿卜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可使大便成形并吸附腸道致病菌和毒素。
做法:將胡蘿卜洗凈去莖,切塊后加水煮爛,用紗布過濾去渣,再按500克胡蘿卜配1000毫升水的比例加水成湯,最后加糖煮沸。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
科學的食療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嬰兒腹瀉,但需與醫學治療相結合,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