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事情。然而,在護理發燒寶寶時,家長們往往因為過度緊張而犯下一些常見錯誤。這些錯誤不僅可能延誤寶寶的康復,還可能引發其他問題。因此,了解并避免這些護理誤區是十分必要的。
人體體溫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會有所波動,通常清晨體溫最低,下午或傍晚體溫最高。寶寶的體溫同樣會受到活動、飲食和情緒的影響。例如,剛運動完或情緒激動時,體溫可能會暫時升高。因此,測量寶寶體溫的最佳時間是在寶寶完全平靜或飯后30分鐘。
對于5歲以下的寶寶,直腸溫度測量法是最準確的選擇。5歲以上的寶寶可以使用口腔溫度計,而腋下測量法適合于腹瀉、嘔吐或睡覺時的寶寶。雖然耳溫槍測溫快速方便,但不建議用于3歲以下的寶寶,因為耳道較小,可能影響測量準確性。
寶寶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完善,輕微感染時體溫可能高達40℃,而嚴重疾病時體溫卻可能只有38.3℃。因此,家長不能僅憑體溫判斷病情,還需觀察寶寶的臉色、神態和行為是否異常。
寶寶發燒后體溫反彈是常見現象,主要是因為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盡管發燒仍能正常活動,說明病情可能并不嚴重。但如果寶寶表現出精神萎靡、倦怠或表情淡漠,則需立即就醫。
家長在寶寶發燒時常因焦慮而過度依賴藥物,卻忽略了許多簡單有效的退燒方法,例如:使用海綿擦身浴、穿輕薄透氣的衣服、保持房間涼爽、以及讓寶寶多喝水和補充液體。
寶寶發燒后,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立即送醫院。事實上,如果體溫不高且時間較晚,可以等到清晨再觀察。如果3個月以下寶寶體溫達到37.9℃,或3-6個月寶寶體溫達到38.3℃,或6-12個月寶寶體溫達到39.4℃,則需要及時就醫。
正確認識和處理寶寶發燒問題,避免護理誤區,是家長幫助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