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炎與大齡兒童的肺炎在癥狀表現上存在顯著差異。由于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其肺炎癥狀往往不典型。少數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咳嗽,但體溫往往并不升高。主要表現包括口周發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等癥狀。以下將詳細解析新生兒肺炎的主要病因及相關背景信息。
新生兒的大腦皮質對呼吸中樞的調節功能較差,吞咽動作不協調,容易導致羊水、胎糞或乳汁等異物吸入肺部。這種情況在患有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食管閉鎖、嚴重兔唇裂腭等)的新生兒中更為常見。
新生兒的氣管較短,管腔內較為干燥,且纖毛清除細菌和塵埃的能力較弱,容易導致細菌下行至肺部并引發感染。
新生兒的肺組織尚未完全分化,肺泡數量較少,而肺血管相對豐富。這種解剖特點使得新生兒更容易發生肺部充血和炎癥。
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如果母親在產前患有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可能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導致胎兒感染。這類感染的癥狀通常會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
滯產、胎膜早破或多次陰道檢查等情況可能導致產時感染。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吸入被污染的羊水或陰道分泌物,從而引發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的發生與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和免疫特點密切相關,早期識別和干預至關重要。通過加強孕期管理和新生兒護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兒肺炎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