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的癥狀、治療與預防
背景信息
哺乳期乳腺炎是產后常見的乳腺疾病,尤其在產后一個月內高發。通常由乳汁淤積、乳頭損傷或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乳房局部紅腫、疼痛,甚至發熱等癥狀。了解其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對于新手媽媽尤為重要。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方法
1. 早期治療
早期乳腺炎的治療以疏通乳腺為重點,抓住早期治療時機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發展。以下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 中藥治療:以疏肝清熱、通乳消腫為主。
- 按摩通乳:雙手從乳房基底向乳頭方向緩慢擠壓推進,力度以患者可耐受為準,同時輕揪乳頭數次促進乳汁排出。
2. 中期治療
當乳腺炎進入中期,可能會形成炎性腫塊,此時治療重點是消散腫塊并防止化膿感染:
- 藥物治療:可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進行全身抗炎治療,療程通常為1-2周。
- 中藥輔助:以疏肝清熱、活血消腫散結為主。
- 熱敷療法:局部熱敷能起到消炎鎮痛作用,可用25%的硫酸鎂濕熱敷。
- 乳房按摩:每3-4小時一次,從乳根向乳頭方向按摩8-10分鐘,盡量擠凈乳汁或使用吸乳器。
3. 后期治療
如果乳腺炎發展為膿腫,需進行手術治療:
- 手術引流:到醫院進行切開排膿,切口位置根據膿腫位置及美容效果選擇。
- 穿刺抽吸:對于小膿腫,可使用穿刺抽吸沖洗。
- 術后護理:繼續使用抗感染藥物,促進傷口愈合。
哺乳期乳腺炎的預防措施
預防乳腺炎比治療更為重要,以下是關鍵的預防措施:
- 避免乳汁淤積,確保乳房內乳汁排空。
- 防止乳頭損傷,哺乳時注意正確姿勢。
- 保持乳頭清潔,定期清洗乳頭及乳房周圍。
總結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需根據病情階段采取不同措施,早期以通乳為主,中期以消散腫塊為重點,后期則需進行手術引流。預防乳腺炎的關鍵在于保持乳房健康,避免乳汁淤積和乳頭損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