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應對寶寶噎食:避免常見誤區
背景與案例
2015年1月26日,一位媽媽因寶寶噎食緊急送醫,但由于處理不當,最終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對噎食急救知識的廣泛關注。
在該案例中,寶寶因吃干饅頭噎住,媽媽第一時間選擇喂水。然而,醫生指出,這種做法不僅無助于緩解噎食,還可能加重病情,導致嗆咳、窒息,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
噎食處理的常見誤區
- 誤區一:給噎食的寶寶喂水。喂水可能導致食物膨脹,進一步堵塞氣道,增加窒息風險。
- 誤區二:成人噎食后立即喝水。雖然這是很多人的本能反應,但可能引發嗆咳,甚至導致液體或食物進入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
正確的急救方法
當寶寶噎食時,家長應保持冷靜,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觀察寶寶狀態:如果寶寶還能咳嗽或發聲,鼓勵其繼續咳嗽,避免進一步干預。
- 輕拍背部:將寶寶俯臥在大人的手臂上,用掌根輕拍其背部中間位置(肩胛骨之間),嘗試幫助異物排出。
- 海姆立克急救法:對于較大的孩子或成人,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即用手施壓腹部,幫助排出異物。
- 立即就醫:如果上述方法無效或寶寶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送醫,尋求專業幫助。
預防噎食的建議
- 確保寶寶進食時坐姿正確,避免躺著或跑動時進食。
- 將食物切成小塊,避免提供易堵塞氣道的食物(如整粒堅果、果凍等)。
- 監督寶寶進食,避免邊吃邊玩。
結論
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和預防措施,是保護寶寶安全的重要一步,家長應避免常見誤區,科學應對噎食情況。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