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鎂血癥是指血清鎂水平異常升高的狀態,通常由過量攝入鎂或鎂排泄障礙引起。正常血清鎂濃度范圍為0.75-1.0 mmol/L,當血清鎂水平超過2.5 mmol/L時,即可被診斷為高鎂血癥。
血清鎂水平的升高會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其癥狀與鎂濃度直接相關:
高鎂血癥可導致低血鈣,其機制可能包括:
在尿毒癥患者中,骨骼中的鎂含量顯著增加,可能導致骨異常。長期高鎂血癥可能干擾骨的正常代謝和結構穩定性。
鎂過量會干擾血小板的粘附能力,并延長凝血酶原生成時間。這種凝血障礙在尿毒癥患者中尤為顯著,部分原因可能是慢性高鎂血癥所致。
高鎂血癥不僅對神經肌肉功能、心臟傳導和呼吸系統有直接影響,還可能引發骨骼異常和凝血障礙。對于尿毒癥患者,慢性高鎂血癥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并發癥。
高鎂血癥是一種復雜的代謝紊亂狀態,其對多系統的影響需要引起重視,尤其在尿毒癥患者中更需加強監測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