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的營養價值、藥用功效及食用注意事項
簡介
白果是銀杏的種仁,因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而備受推崇。作為一種中藥材,白果在中醫領域被廣泛用于治療帶下、白濁等疾病。此外,白果還是一種備受歡迎的保健食品,因其滋陰養顏、抗衰老等功效而深受喜愛。
營養成分及藥用價值
- 白果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物質。
- 具有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肌膚狀態,使面部紅潤、精神煥發。
- 中醫認為,熟用白果具有收歙(收斂)作用,生用則有清毒殺蟲的功效。
食用白果的風險及注意事項
盡管白果營養豐富,但其含有一定毒性,主要成分為氫氰酸,尤其是綠色胚部毒性最強。過量食用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毒性分析
- 白果中的毒性成分類似于鷹鹼,實驗表明其溶液注入動物體內可引發抽搐,嚴重時導致延髓麻痹而死亡。
- 兒童生食7~15枚即可引發中毒,5歲以下幼兒應完全避免食用。
- 熟食或制成蜜餞后毒性顯著降低,但仍需控制食用量。
歷史案例
歷史上曾有因過量食用白果而導致中毒的案例。例如,有小兒食用5至10粒后中毒死亡的記錄。此外,古籍中記載曾有饑民以白果代飯,次日多人死亡的慘劇。
安全食用建議
- 白果必須熟食或制成蜜餞后方可食用。
- 成人食用白果也應適量,不宜一次食用過多。
- 兒童和老人食用時需特別注意,5歲以下幼兒應禁食。
- 建議不要長期大量服用白果,以免積累毒性。
結論
白果雖營養豐富且具有一定藥用價值,但因其含有毒性成分,需謹慎食用,尤其對于兒童和體弱者更需嚴格控制食用量。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