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乙肝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可在短時間內侵入肝細胞并開始繁殖,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為預防乙肝感染,接種乙肝疫苗是最常見的手段。然而,在某些高危情況下,僅使用乙肝疫苗可能無法完全阻止病毒的侵入和繁殖,因此需要聯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在入侵人體后僅需3天即可在肝細胞內檢測到核心抗體。這意味著在人體建立主動免疫之前,病毒可能已經在肝細胞內形成繁殖基地。因此,對于高危人群,僅依賴乙肝疫苗可能不足以提供全面保護。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種富含乙肝病毒抗體的生物制劑,可通過被動免疫的方式迅速中和入侵人體的乙肝病毒,為人體提供短期保護。其主要適用人群包括:
在高危人群中,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聯合使用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策略。這種聯合方案可以同時提供短期的被動免疫和長期的主動免疫,從而顯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風險。
對于新生兒,通常在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同一時間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隨后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續疫苗接種。對于其他高危人群,應在暴露后盡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根據情況補種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聯合使用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尤其適用于高危人群。通過科學合理的免疫措施,可以顯著降低乙肝的傳播和感染風險。
本文內容參考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具體內容鏈接:http://www.chinac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