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的不良反應及相關信息
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是一種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藥物,其耐受性通常較好。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以下是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相關的不良反應的詳細信息。
1. 常見不良反應
- 暈眩和頭痛:這是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
- 疲乏和虛弱:約2%-3%的患者報告有此癥狀。
- 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2%):包括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暈厥、惡心、腹瀉、肌肉痙攣、皮疹和咳嗽。
- 罕見情況:腎功能障礙、腎衰竭和少尿。
2. 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
在極少數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為面部、四肢、唇、舌、聲門和/或喉部的腫脹(詳見注意事項)。
3. 罕見不良反應
以下不良反應在臨床對照試驗或藥物上市后報告中極為罕見:
(1) 心血管系統
- 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可能繼發于高危患者的血壓過低)。
- 胸痛、心悸、心律失常、心絞痛、雷諾現象。
(2) 消化系統
- 腸梗阻、胰腺炎、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細胞性或膽汁郁積性)、黃疸。
- 其他癥狀:腹痛、嘔吐、消化不良、便秘、厭食、胃炎。
(3) 神經/精神系統
- 抑郁、精神錯亂、嗜睡、失眠、神經過敏、感覺異常、眩暈、異常夢。
(4) 呼吸系統
- 肺浸潤、支氣管痙攣/哮喘、呼吸困難、流涕、咽痛和聲嘶。
(5) 皮膚
- 多汗、多形性紅斑、剝脫性皮炎、Steven-Johnson綜合癥、毒性表皮壞死松懈、天皰瘡。
- 其他癥狀:瘙癢、蕁麻疹、禿發。
(6) 其他
- 陽痿、潮紅、味覺改變、耳鳴、舌炎、視覺模糊。
- 綜合癥狀:包括發熱、漿膜炎、血管炎、肌痛/肌炎、關節痛/關節炎、抗核抗體陽性、血沉增快、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白細胞增多,可能伴隨皮疹、光過敏及其他皮膚病表現。
4. 耐受性和總體評價
總體而言,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的耐受性較好。在臨床研究中,其不良反應的總體發生率與安慰劑相似,大多數不良反應為輕微且短暫,通常無需停止治療。
結論
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是一種有效的抗高血壓藥物,但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尤其是罕見但嚴重的情況,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