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數據顯示,99.6%的宮頸癌病例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關。HPV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病毒,其高危型(如HPV16和HPV18)與宮頸癌的發生有直接關系。定期進行HPV篩查和接種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手段。
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多性伴侶與宮頸癌的發生存在顯著相關性。數據顯示,性伴侶數≥10個者在宮頸癌新發病例中占比高達36%。這是因為頻繁更換性伴侶可能導致女性體內產生多種精子抗體(異性蛋白),從而增加宮頸癌的風險。
宮頸癌防治協作組的報告顯示,20歲以前結婚的女性患宮頸癌的風險顯著高于晚婚者。具體而言,20歲以前結婚的患病率比21—25歲組高3倍,比26歲以后結婚者高7倍。此外,隨著生育次數的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也隨之遞增。研究表明,生育7胎以上的女性患病風險是生育1—2胎女性的10倍以上。
宮頸癌的發病率在不同年齡段存在顯著差異。20歲以下女性的患病概率較低,而20—50歲是高發年齡段,50歲以后發病率有所下降。然而,近年來宮頸癌呈現年輕化趨勢。以北京友誼醫院的統計為例,去年確診的9例宮頸癌患者中,年齡主要集中在34—48歲,其中40歲以下者占33.3%,40—48歲者占66.6%。
宮頸不典型增生,尤其是中度和重度增生,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因此,定期婦科檢查和早期干預對于高危人群尤為重要。
宮頸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了解高危人群及其相關風險因素有助于早期預防和干預,從而降低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