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盡管現代醫學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肺結核在全球范圍內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其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或誤診,因此了解肺結核的主要表現對于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咳嗽是肺結核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當咳嗽持續三周以上且痰液中帶有血跡時,應高度懷疑肺結核的可能性。肺結核引起的咳嗽通常以干咳為主。如果伴隨支氣管結核,咳嗽可能會更加劇烈。
肺結核患者的痰液通常呈白色黏狀,量較少。在合并感染的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咳出黃膿痰。這種變化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要及時就醫。
當結核病灶發生壞死并累及肺毛細血管壁時,患者可能會發現痰中帶血。如果病變進一步侵犯大血管,可能出現咯血現象,嚴重時甚至會發生致命性的大咯血。
發熱是肺結核的早期癥狀之一,通常表現為午后低熱,體溫在37~38℃之間,并在次日凌晨退熱。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寒顫和高熱,這通常提示合并感染的可能性。
女性肺結核患者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甚至停經的癥狀,同時伴有面色潮紅和呼吸困難。這些癥狀可能與體內的全身性炎癥反應和營養不良有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2021年全球新發肺結核病例約為1000萬例,其中約15%為兒童。盡管全球范圍內的結核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140萬人死于結核病。
肺結核的早期癥狀雖然不明顯,但通過對咳嗽、咳痰、咯血、發熱及全身癥狀的關注,可以有效提高早期診斷率,從而避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