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急性乳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產褥期疾病,尤其在哺乳期初期更為高發。該病不僅會給新手媽媽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可能影響乳汁分泌,進而影響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尤其是細菌感染性乳腺炎,癥狀更為嚴重。因此,了解如何預防和正確護理乳腺炎至關重要。
產后急性乳腺炎通常是由于乳汁淤積或細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癥。主要癥狀包括乳房局部紅腫、疼痛、發熱,甚至可能出現化膿性病變。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在懷孕晚期,準媽媽就應開始注意乳房的衛生,每天用溫水清洗乳頭。這不僅有助于清除分泌物,還能增強乳頭皮膚的抵抗力,降低哺乳期乳頭破損和感染的風險。
哺乳時的姿勢對乳頭健康至關重要。如果寶寶僅含住乳頭而未含住乳暈,容易導致乳頭皸裂或破損。建議媽媽們在哺乳時確保寶寶的嘴巴含住乳暈部分。如果乳頭不慎破損,應立即清潔并咨詢醫生,使用適當的局部藥物促進愈合。
有些媽媽在哺乳時習慣讓寶寶只吃一側乳房的乳汁,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另一側乳房乳汁淤積,增加乳腺炎的風險。交替哺乳不僅能預防乳汁淤積,還能避免乳房大小不對稱的問題。
產后乳腺炎雖常見,但通過科學的預防措施和正確的哺乳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其發病風險。新手媽媽們應重視乳房護理,及時處理任何異常情況,以確保自身健康和寶寶的營養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