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痛經是女性常見的婦科問題,與原發性痛經有所不同。原發性痛經通常是由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引起,癥狀會在經期結束后自然緩解;而繼發性痛經則多由子宮或其他生殖系統疾病引發,癥狀更為嚴重,且可能伴隨月經量異常。
如果出現繼發性痛經的癥狀,應盡早前往醫院進行詳細的婦科檢查,以明確導致痛經的具體疾病。常見的相關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盆腔炎等。早發現、早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治愈的可能性,避免病情反復發作。通常情況下,治愈原發疾病后,繼發性痛經的癥狀會顯著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中醫在治療婦科疾病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尤其適用于由濕熱、氣滯血瘀等因素引發的繼發性痛經。患者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功效的中成藥,同時結合針灸、艾灸等中醫理療手段,改善體內環境,緩解痛經癥狀。
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緩解疼痛。常用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和激素類藥物。這些藥物能夠有效減輕疼痛,但需注意控制劑量和使用頻率,避免長期依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約10%-15%的女性患有繼發性痛經,其中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最常見的病因,占比約50%。此外,繼發性痛經的發病率在育齡女性中更高,尤其是30歲以上的女性。
繼發性痛經并非無法治愈,只要及時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大多數患者都能顯著改善癥狀。
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