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感染是指女性在分娩后,由于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這種感染通常發生在產后2到5天內,嚴重情況下可能危及產婦生命。
產褥感染的癥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通常包括以下三大典型癥狀:
會陰側切引發的傷口感染通常表現為局部紅腫、化膿,按壓時疼痛明顯。如果未及時處理,拆線后傷口可能出現裂開。
宮腔或盆腔感染會導致發熱、寒戰、惡露發臭等癥狀,子宮恢復緩慢或無法完全恢復。此外,盆腔感染可能引發輸卵管炎癥或盆腔膿腫。
產后7到10天內,部分產婦可能出現血栓性靜脈炎,其主要表現為高熱寒戰反復發作,持續數日。
如果感染的血栓液化脫落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引發膿毒血癥。常見表現包括肺部膿腫、胸膜炎、腎膿腫(伴隨腎區疼痛和尿液異常)、以及大腦、關節或皮膚的膿腫病灶。
產婦在產后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醫生通常通過病史、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血液培養、惡露培養等)來確診是否為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是產后常見的并發癥,早期識別癥狀并及時治療是確保產婦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