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是指女性在絕經前后的一段過渡時期,通常伴隨著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這一階段可能持續數年,癥狀輕微者可以通過自我調節改善,而癥狀嚴重者則需要醫學干預。
對于圍絕經期的治療,國際醫學界已達成一定共識。2016年6月,國際更年期協會(IMS)、歐洲更年期協會、亞太太平洋經濟合作聯盟以及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等機構聯合發布了《2016版全球更年期激素治療共識聲明》。該聲明旨在為從絕經激素治療中受益的中年女性提供科學的治療建議。
在我國,為了提高絕經后婦女的生活質量,主張采用絕經期激素治療(MHT)。這種治療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更年期癥狀,如潮熱、盜汗、情緒波動等,同時預防骨質疏松等長期健康風險。
在古代,由于人類壽命較短,很少有人經歷更年期。然而,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顯著延長。據統計,我國目前的平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8至79歲。
這意味著,許多女性在絕經后將面臨長達30年的生活,這一階段約占她們生命的三分之一。因此,圍絕經期的管理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2016版全球更年期激素治療共識的發布,標志著醫學界對圍絕經期管理的高度重視。這一共識為全球范圍內的女性提供了科學、規范的治療指導,也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權威的參考依據。
圍絕經期的科學管理可以顯著提升女性的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通過醫學干預與生活方式調整的結合,女性可以更從容地面對這一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