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上肢骨折之一,亦稱為缺盆骨骨折或鎖子骨斷傷,通常發生在兒童及青壯年群體中。手術治療是鎖骨骨折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但術后護理不當可能對患者的康復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了解鎖骨骨折手術后的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鎖骨骨折通常由于直接暴力(如摔倒或碰撞)或間接暴力(如手臂傳導的沖擊力)引起。其癥狀包括局部疼痛、腫脹、畸形以及活動受限。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骨骼的解剖結構,促進愈合并減少并發癥。
在鎖骨骨折手術后,患者及其家屬需要特別留意以下事項,以確保術后恢復順利:
手術切口應盡量保持較小,以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并降低感染風險。
盡量減少骨膜的剝離,以保護骨組織的血液供應,促進骨折愈合。
避免損傷鎖骨下方的重要血管和神經,以防止術后出現血液循環障礙或神經功能異常。
縫合皮膚時應注意張力適中,避免過大,以防止術后皮膚感染或破潰。
術中應盡量完整拼湊好碎骨塊,必要時可使用可吸收絲線進行適當捆扎固定,以確保骨折穩定性。
鎖骨骨折手術后的護理對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通過科學的術后管理和積極的康復訓練,可以有效促進骨折愈合,恢復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