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縱膈是一種先天性子宮發育異常,其主要原因是胚胎發育過程中雙副中腎管(Müllerian管)融合不完全或吸收不良所導致。這種異常會在子宮腔內形成一個縱向的隔膜,將子宮腔部分或完全分隔成兩部分。
雖然子宮縱膈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子宮發育異常,但其總體發病率并不高,約占女性人群的2%-3%。由于公眾對該疾病的認知度較低,許多女性直到因不孕或反復流產接受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患有此病。
子宮縱膈可能對女性的生育能力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子宮縱膈的診斷通常依賴于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核磁共振(MRI)或宮腔鏡檢查。對于確診的患者,手術切除縱膈(如宮腔鏡下縱膈切除術)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手術后,大多數患者的生育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改善。
患有子宮縱膈的女性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懷孕難度較大,即使懷孕也面臨較高的流產或胎兒發育異常風險。然而,通過及時的醫學干預和治療,許多患者可以恢復正常的生育能力,順利生育健康的寶寶。
子宮縱膈是一種可干預的子宮發育異常,盡早診斷和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生育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