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主要影響關節軟骨并伴隨退行性病變或繼發性骨質增生。這種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顯著影響。以下將詳細介紹骨關節炎的癥狀及相關表現,以幫助更好地了解這一疾病。
疼痛是骨關節炎最主要的癥狀,通常表現為隱匿性發作和持續性的鈍痛。患者在活動后可能會感到疼痛加劇,但休息后疼痛通常會有所緩解。然而,隨著病情的進展,即使在休息時也可能出現疼痛,尤其是在夜間睡覺時。這是由于關節周圍的肌肉受損,降低了對關節的保護功能,從而導致疼痛加重。
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的關節活動可能會受到限制。早期階段,活動后的疼痛會通過休息緩解,但病情加重后,關節活動受限的情況會更加明顯,甚至可能在靜止狀態下也感到不適。
骨關節炎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感到關節僵硬,通常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這種僵硬感在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后也可能再次出現,但通過適當活動可以緩解。
當局部出現骨性肥大或滲出性骨膜炎時,患者的關節可能會腫脹,嚴重時甚至導致關節變形。此時,局部關節可能伴有壓痛感,活動時疼痛感會更加明顯。
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主要與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關。隨著年齡增長或長期過度使用關節,軟骨逐漸退化,導致關節間隙變窄,周圍骨質增生。此外,遺傳因素、肥胖、關節損傷和炎癥反應等也是骨關節炎的重要誘因。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且影響深遠的慢性疾病,其癥狀包括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僵硬和腫脹等。通過早期干預和科學管理,可以有效減輕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骨關節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