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病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主要影響兒童,尤其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這種病由蟯蟲(學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引起,蟯蟲是一種小型線蟲,成蟲體長約1厘米,形狀類似縫衣針。
蟯蟲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接觸被蟯蟲卵污染的物品或環境,孩子們在集體生活中容易相互傳染。由于蟯蟲卵的微小和隱蔽性,單靠大便檢查難以確診。
蟯蟲在夜間活動頻繁,尤其是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之間。這段時間,蟯蟲會從肛門爬出,在肛周皮膚上產卵。此時,寶寶通常處于深睡狀態,但蟯蟲的活動會引起肛門瘙癢,導致寶寶不適。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女寶寶,蟯蟲可能會爬到外陰部位,因其體表攜帶腸道細菌,可能引發局部炎癥,例如陰道炎。
預防蟯蟲病的關鍵在于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對于確診的蟯蟲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驅蟲藥物,如阿苯達唑或甲苯咪唑,同時全家人應同步治療,以防止交叉感染。
蟯蟲病雖常見,但通過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及時的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家長們應密切關注寶寶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在夜間出現肛門瘙癢時,及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