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妊娠并發癥,通常發生在妊娠晚期(28-40周),尤其是懷孕35周左右的初產婦更容易受到影響。這種疾病起病急、病情變化快,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的母嬰健康風險。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發病率較低,約為每萬名孕婦中1例(0.01%)。盡管如此,其嚴重性不容忽視。在1980年前,因急性脂肪肝導致的母嬰雙亡率高達95%。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這一數字已顯著下降,但母嬰死亡率仍然高達80%。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乏力、黃疸等,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甚至昏迷。確診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如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影像學檢查。
一旦確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應立即采取措施,包括終止妊娠(通常通過剖宮產)以挽救母嬰生命。同時,患者需接受綜合治療,如支持性治療、糾正代謝紊亂和防治并發癥。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雖然罕見,但其嚴重性要求孕婦及醫療團隊高度重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降低母嬰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