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較成人低,容易受到各種疾病侵襲,如感冒、手足口病等。然而,有一種疾病并非由病毒或細菌引起,而是由于護理不當造成,這就是“捂熱綜合癥”。
捂熱綜合癥,又稱悶熱綜合癥或悶被綜合癥,是一種因嬰兒穿蓋過多導致體溫過高的病癥。嬰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善,體溫較成人高,但散熱能力較弱。如果穿著過于保暖或蓋被過厚,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可能引發體溫異常升高,甚至導致嚴重后果。
捂熱綜合癥的癥狀因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常見表現:
捂熱綜合癥多見于一歲以內的嬰兒,尤其是未滿月的新生兒。這一階段的寶寶語言能力尚未發育,無法表達不適感,同時身體活動能力有限,即使過熱也難以通過自主行為調節體溫。
家長在日常護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中國兒科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捂熱綜合癥的發生率在冬季明顯高于其他季節,且90%以上的病例發生在一歲以內的嬰兒中。研究還指出,及時發現和調整護理方式能夠顯著降低該病癥的發生率。
更多相關信息可參考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或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文獻。
捂熱綜合癥是可以通過科學護理有效預防的疾病,家長需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調整穿蓋,避免因過度保暖而引發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