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一個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對于女性而言。很多女性對其了解有限,因此在出現相關癥狀時可能會感到恐慌。本文將從中西醫角度解析崩漏的含義、病因、易發人群及其治療方法,幫助女性更好地了解并應對這一問題。
崩漏是中醫術語,指女性月經周期紊亂,表現為經血量異常增多(崩)或經期延長、持續不止(漏)。在西醫學中,崩漏通常被稱為“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無排卵性功血)。
其主要病因是卵巢功能失調,導致排卵異常。由于缺乏排卵,體內雌激素單獨作用于子宮內膜,未能形成孕激素的平衡對抗,結果導致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并出現突破性剝落,從而引發陰道出血。此類出血通常持續時間較長,且難以自行止住。
根據患者的年齡、病因及癥狀,崩漏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對于青春期女性,通常采用激素療法進行治療。醫生可能會開具含有孕激素或雌激素的藥物,以調節體內激素水平,幫助止血并恢復正常月經周期。
圍絕經期女性出現崩漏時,通常需要進行診刮手術(子宮內膜刮除術)以止血,并將刮取的子宮內膜組織送交病理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病變的可能性。
崩漏不僅會對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長期出血可能引發貧血,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如果崩漏是由子宮內膜病變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因此,出現異常出血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崩漏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女性健康問題,尤其是青春期和圍絕經期女性。如果出現異常出血,應盡早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以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