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退熱方法指南
作者: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孫惠泉
科室:呼吸科
職稱:主任醫師
概述
兒童發熱是常見的健康問題,家長需要掌握科學的退熱方法,以保障孩子的舒適和健康。退熱方法主要分為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兩大類。以下將詳細介紹這兩種方法的具體操作和注意事項。
物理降溫
常見方法
- 使用退燒貼:將退燒貼貼在孩子額頭或其他推薦部位,幫助散熱。
- 溫水?。河脺厮疄楹⒆硬潦蒙眢w,促進散熱。
- 敷濕毛巾:用濕毛巾輕敷額頭、頸部等部位。
注意事項
- 物理降溫只能起到輔助散熱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藥物退熱。
- 采用物理降溫時,應遵循“冷保暖,熱脫衣”的原則。
- 如果孩子處于體溫上升期并伴有全身寒戰,避免盲目進行物理降溫,以免加重不適。
- 不推薦使用酒精擦浴和捂熱發汗等方法,這些方式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藥物降溫
適用情況
根據我國2016版《兒童發熱指南》的建議,藥物降溫適用于以下情況:
- 年齡 ≥ 2月齡,腋溫 ≥ 38.2℃(口溫 ≥ 38.5℃,肛溫 ≥ 39℃)。
- 因發熱導致不適或情緒低落的兒童。
推薦藥物
常用退燒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兩者的退熱效果和安全性相似。以下是具體建議:
藥物名稱 | 適用年齡 | 特點 | 常見品牌 |
---|
對乙酰氨基酚 | ≥ 2月齡 | 對胃腸道刺激小,適合腸胃不適的兒童 | 泰諾林 |
布洛芬 | ≥ 6月齡 | 退熱效果顯著 | 美林 |
使用原則
- 退熱藥的使用應基于孩子是否感到不適,而非單純依據體溫。
- 如孩子因發熱出現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哭鬧不止或全身疼痛等情況,即使體溫不高,也可以服用退熱藥。
- 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或醫囑使用藥物,避免過量或錯誤用藥。
總結
科學選擇和使用退熱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兒童發熱帶來的不適,家長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物理或藥物降溫,并遵循醫囑確保安全。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