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又稱“風痧”或“痧子”,是一種由風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這種疾病因其皮疹來得快、去得也快,形如一陣風,故得名“風疹”。
風疹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屬于披膜病毒科,僅感染人類。其抗原結構穩定,目前已知僅有一種抗原型。風疹病毒在體外的生活力較弱,但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飛沫傳播的傳染性卻與麻疹病毒一樣強。
風疹多見于1~5歲的兒童,而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從母體獲得抗體,通常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很少發病。一次感染風疹后,通常可獲得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風疹的臨床表現以前驅期短、低熱、皮疹和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征。以下是風疹的典型癥狀:
總體而言,風疹病情較輕,病程短,預后良好。但對于孕婦來說,感染風疹可能對胎兒造成嚴重損害,引發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CRS)。
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可能導致胎盤或胎兒體內的病毒感染,引發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RS)。CRS可能導致胎兒多系統受損,包括先天性心臟病、耳聾、白內障等嚴重后果。
風疹病毒的特性如下:
預防風疹的主要方法是接種風疹疫苗。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風疹感染,并降低孕婦感染風疹的風險,從而保護胎兒免受先天性風疹綜合征的影響。
風疹是一種傳染性較強但通常病情較輕的疾病,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其傳播,尤其對孕婦和胎兒的保護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