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簡稱表面抗體)是一種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IgG)。當乙型肝炎病毒(HBV)侵入人體后,免疫系統會啟動防御機制,B淋巴細胞分泌表面抗體,與病毒表面抗原特異性結合,從而清除病毒。這種抗體被稱為“保護性抗體”,因為它能夠保護人體免受乙肝病毒的進一步感染。
檢測到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通常意味著人體已經對乙肝病毒產生了免疫力。這種免疫力可以通過自然感染后康復或通過接種乙肝疫苗獲得。因此,表面抗體的存在是評估乙肝免疫狀態的重要指標。
項目 | 描述 |
---|---|
表面抗體檢測 | 通過血液檢測可以確認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體。 |
保護性抗體水平 | 通常認為表面抗體滴度達到10 mIU/mL以上即可提供保護。 |
疫苗接種效果 | 接種乙肝疫苗后,90%以上的健康人群會產生足夠的表面抗體。 |
盡管表面抗體的存在表明免疫力,但抗體水平可能會隨時間下降。建議高危人群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并在必要時進行疫苗加強注射。
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是人體對乙肝病毒免疫反應的重要標志,其存在和水平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免疫狀態和對乙肝病毒的防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