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檢查:全面解析與操作步驟
上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肩、臂、肘、前臂和手。對上肢的檢查是全身體格檢查中的關鍵環節,旨在評估骨骼、肌肉、血管、神經及相關組織的健康狀況。
上肢的解剖結構
上肢由多層次的結構組成,主要分為淺層和深層:
- 淺層結構:由皮膚和淺筋膜構成,內含豐富的淺靜脈、淋巴管和皮神經。
- 深層結構: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經和骨骼構成,形成若干重要的局部核心結構。
上肢檢查的具體內容
上肢檢查包含多個步驟,以下是詳細內容:
1. 觀察
- 觀察上肢皮膚的顏色、完整性及是否存在異常(如紅腫、瘀斑)。
- 檢查關節外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或腫脹。
- 觀察雙手及指甲的顏色、形態和是否存在杵狀指或其他異常。
2. 觸診
- 觸診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檢查是否有壓痛或腫脹。
- 觸診腕關節,評估其穩定性和是否存在異常的骨性突起。
- 觸診雙肘鷹嘴和肱骨髁狀突,檢查是否有壓痛或腫脹。
- 觸診滑車上淋巴結,評估其大小和壓痛情況。
- 觸診肩關節及其周圍,檢查是否有壓痛或腫脹。
3. 關節運動檢查
- 檢查指關節的屈曲和伸展運動。
- 檢查腕關節的屈曲、伸展、內收和外展運動。
- 檢查肘關節的屈曲和伸展運動。
- 檢查肩關節的屈曲、伸展、外展、內收、旋前和旋后運動。
4. 肌力檢查
- 評估上肢遠端肌力,包括手指的抓握力和腕部的屈伸力量。
- 檢查屈肘和伸肘的肌力。
5. 反射檢查
- 檢查肱二頭肌反射。
- 檢查肱三頭肌反射。
- 檢查橈骨骨膜反射。
6. 特殊檢查
- 檢查Hoffman征,以評估是否存在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 檢查上肢觸覺或痛覺,評估神經功能完整性。
總結
上肢檢查是全面評估上肢功能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系統的觀察、觸診、運動檢查、肌力檢查和反射檢查,可以發現潛在的病理變化,為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