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是醫學檢驗中“三大常規”項目之一,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通過尿液的化驗檢查,不僅可以發現腎臟病變的早期信號(如蛋白尿或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還能夠輔助診斷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膽疾病、流行性出血熱等)。此外,尿常規還可用于評估疾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
為了更好地理解尿常規檢查結果,本文將詳細介紹尿常規的正常值范圍及其意義。
以下是尿常規檢查的主要項目及其正常值范圍:
項目 | 正常值范圍 | 說明 |
---|---|---|
尿液顏色 | 淡黃色 | 正常尿液呈淡黃色,主要由尿色素決定。 |
尿透明度 | 清 | 正常尿液應透明,若渾濁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異常。 |
尿酸堿度 (尿pH值) | 一般為酸性 | 正常范圍為4.5-8.0,酸堿度可能因飲食和代謝狀態而變化。 |
紅細胞 | 男性:0;女性:0-2(高倍視野) | 紅細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統出血或其他病變。 |
白細胞 | 男性:0-3;女性:0-5(高倍視野) | 白細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統感染。 |
顆粒管型 | 無 | 顆粒管型的出現通常提示腎小管損傷。 |
透明管型 | 無或偶見 | 少量透明管型可見于正常人,若增多可能提示腎臟病變。 |
蛋白 | 陰性 | 蛋白尿可能提示腎小球濾過功能異常。 |
糖 | 陰性 | 尿糖陽性可能提示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異常。 |
酮體 | 陰性 | 酮體陽性常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饑餓狀態。 |
尿膽原 |
男性:0.3~3.55 μmol/L 女性:0.00~2.64 μmol/L 兒童:0.13~2.30 μmol/L | 尿膽原增高可能提示肝功能異常或溶血性疾病。 |
膽紅素 | 陰性 | 膽紅素陽性可能提示肝膽疾病。 |
尿常規檢查不僅可以幫助發現早期腎臟疾病,還能反映全身代謝狀況和其他臟器疾病的可能性。例如:
尿常規檢查是一項簡單且重要的診斷工具,通過了解正常值范圍和異常指標的意義,可以更好地輔助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