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想要提升受孕機會的夫婦來說,掌握女性的受孕期至關重要。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受孕期的計算方法。
月經來潮通常出現在排卵后第14天,這一時間間隔相對恒定,不受女性生殖周期長度變化的影響。我們可以依據這一規律來預計每個生殖周期中能夠受孕的時間段,即受孕期。
精子能夠在女性的生殖道內存活72小時,而卵子只能在排卵后的12 - 24小時內受精。所以,在預期排卵前的3天內和排卵發生后的1天內發生的性交都可能引起懷孕,因為在這段時間內,精子在女方輸卵管內與排出的卵子相遇的幾率很大,從而使卵子受精。
一般情況下,女性的排卵日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
例如,某女的月經周期為28天,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經來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從12月30日減去14天,則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 - 20日為排卵期。
除了月經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時間均為安全期。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懷孕的夫婦,通過好好推算受孕期,能夠有效提升受孕機會,讓寶寶更快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