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監護:評估胎兒宮內狀況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利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記錄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以供臨床分析。這一檢測方法可以觀察胎動和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從而判斷胎兒在宮內是否存在缺氧的情況。
胎心監護是評估胎兒宮內健康狀況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采用微波技術,這種檢測方法對胎兒沒有危害。
胎心監護的適用時間
- 正常妊娠:從懷孕第37周開始,每周進行一次胎心監護。
- 合并癥或并發癥: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進行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圖形的組成
胎心監護圖形主要由兩條線組成:
- 胎心率曲線(上方):
- 正常波動范圍:120-160次/分鐘。
- 胎兒小于20周時:胎心率較快,可達160-180次/分鐘。
- 胎兒較大時:胎心率相對較慢。
- 短期可變性:胎心每跳與每跳之間的差異,正常變動范圍為5-25次/分鐘。
- 胎動后:胎心率可短暫加快,高于160次/分鐘,但會迅速恢復正常,表明胎兒健康狀況良好。
- 異常情況:胎心率超過160次/分鐘或低于120次/分鐘,心跳不規則、時快時慢或有間隙,均需引起注意。
- 宮縮壓力波形(下方):
- 宮縮時:壓力波形上升。
- 非宮縮時:壓力波形保持在20mmHg左右。
胎心監護的類型
- 產前監護(無應力試驗):觀察胎動時胎心的反應,主要用于監測胎兒的健康狀況。
- 產時監護(宮縮應力試驗):測試子宮胎盤的儲備能力,評估胎兒在分娩過程中的耐受能力。
胎心監護的關鍵參數
在判斷胎心監護圖形是否正常時,主要參考以下三個參數:
- 基線率:胎心率的平均水平。
- 變異度:胎心率的波動范圍。
- 周期性變化:胎心率隨胎動或宮縮的變化情況。
總結
胎心監護是評估胎兒宮內健康狀況的重要工具,能夠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為母嬰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