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細胞中的一組特殊酶,包括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功酶、α-羥丁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等。這些酶的主要功能是參與心肌細胞的正常代謝活動。
當心肌細胞受到損傷(如心肌梗死或急性不穩定心絞痛)時,這些酶會從細胞中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中的心肌酶水平升高。因此,心肌酶譜的檢測常用于評估心肌損傷的程度。
心肌酶譜檢測是診斷心肌損傷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心肌梗死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以下是幾種常見心肌酶的臨床意義:
酶名稱 | 臨床意義 |
---|---|
肌鈣蛋白(CTnI或CTnT) | 心肌梗死的高特異性指標,通常在發病后4~6小時開始升高,12小時達到峰值。 |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 | 反映心肌損傷程度,CK-MB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較為敏感。 |
乳酸脫氫酶(LDH)及其同功酶 | 在心肌梗死后期升高,持續時間較長,可作為輔助診斷指標。 |
如果心肌酶譜檢測結果異常,應立即就醫,結合臨床癥狀和病史進行綜合評估,以明確診斷。例如,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心肌酶水平在發病初期可能未明顯升高,因此需要持續監測,尤其是在癥狀持續或加重的情況下。
心肌酶譜檢測是評估心肌損傷的重要工具,異常升高提示心臟可能存在嚴重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并及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