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穿刺檢查是一種產前診斷技術,通過采集胎盤絨毛組織樣本,分析胎兒的染色體或基因信息,以判斷胎兒是否存在遺傳性疾病或染色體異常。這項檢查通常在懷孕10至13周之間進行。
盡管絨毛穿刺檢查在醫學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它并非完全沒有風險。以下是與該檢查相關的主要風險:
2011年8月,鞍山一名懷孕四個半月的孕婦在孕檢中發現胎兒發育異常,左側胳膊、左側小腿和左腳未發育完全。經鞍山市婦兒醫院彩超室和產前診斷中心會診,確認原因可能與孕10周左右進行的絨毛穿刺術有關。該醫院彩超室主任張秀清表示,絨毛穿刺需要高水平的技術和設備操作,否則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盡管存在風險,絨毛穿刺檢查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明顯的優勢:
為了最大程度降低絨毛穿刺的風險,準媽媽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絨毛穿刺檢查是一項重要的產前診斷技術,但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準媽媽們在選擇進行該檢查時,應充分了解其風險和益處,并在專業醫護團隊的指導下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