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剖腹產率上升的原因分析及應對建議
近年來,我國剖腹產率逐年上升,尤其是非醫學指征的“社會因素”剖宮產占較大比例。為了探究這一現象的原因,南京鼓樓醫院對747名孕婦進行了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剖腹產率上升主要由以下四個因素導致:
一、孕婦對自然分娩的恐懼心理
許多孕婦表示擔心自然分娩失敗,最終仍需剖宮產,因此選擇直接剖腹產以減少心理壓力。這種恐懼多源于對自然分娩缺乏科學認知。
- 建議:婦產科專業人員應加強對孕婦的科學指導。例如,通過孕婦學校講解自然分娩的生理過程、剖宮產的作用及其潛在風險,增強孕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
- 鼓勵孕婦與有成功分娩經驗的親友交流,通過真實案例減輕心理負擔。
- 推廣導樂陪伴分娩等服務,由專業人員陪伴和鼓勵孕婦順利分娩。
二、對剖宮產手術的認識誤區
調查發現,部分孕婦及其家屬誤以為剖宮產是最安全的分娩方式,忽視了其潛在風險。
- 剖宮產可能導致產后出血、羊水栓塞、手術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其風險高于自然分娩。
- 新生兒未經過產道擠壓,可能導致肺炎風險增加,免疫力較弱。
- 孕婦獲取分娩信息的主要來源為非專業人士,易受周圍人群影響。
建議:社區、街道和醫療機構應加強分娩方式的科普宣傳,幫助大眾正確認識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營造科學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自然分娩鎮痛技術未普及
分娩疼痛被認為是最劇烈的疼痛之一,許多孕婦因害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然而,分娩鎮痛技術已較為成熟。
- 發達國家分娩鎮痛率高達85%以上,而我國平均不足1%。
- 無痛分娩、水中分娩、導樂分娩等技術可有效緩解疼痛。
建議:推廣分娩鎮痛技術,增加社會認知度,減輕孕婦對自然分娩的恐懼。
四、孕期過度營養導致巨大兒比例升高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部分孕婦過度補充營養,導致巨大兒比例升高,增加了剖宮產的可能性。
- 肥胖孕婦易發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
- 建議:孕期應注重均衡飲食,避免過量攝入高熱量食物,適量補充葉酸、鈣鐵等營養素。
- 孕婦應戒煙、戒酒、防輻射,并適當運動,為順利分娩創造條件。
結論
剖宮產率的上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科學指導、技術推廣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非必要剖宮產率,促進母嬰健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