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惡露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子宮內膜脫落和傷口愈合過程中排出的分泌物。惡露的成分包括血液、白細胞、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和細菌等。
惡露的排出是產后恢復的自然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產后新媽媽常常難以區分惡露和月經的排出物。以下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特征 | 惡露 | 月經 |
---|---|---|
出現時間 | 分娩后立即開始,持續約3周 | 不哺乳者通常在產后6~10周恢復;哺乳者可能延遲至產后2~18個月 |
顏色與成分 | 初期為紅色,后期變為粉紅或白色,含蛻膜、白細胞等 | 鮮紅色血液,伴隨子宮內膜脫落 |
氣味 | 有血腥味,但不臭 | 無明顯異味 |
如果新媽媽在產后3周后仍有血樣分泌物,并伴有異味,應引起重視。這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子宮恢復問題,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月經恢復的時間因人而異,主要受到哺乳情況的影響:
惡露和月經是產后女性身體恢復過程中不同的生理現象,區分它們對于新媽媽的健康管理至關重要。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