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性疾病。在治療病毒性肺炎之前,了解其病因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明確病因后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主要集中于病毒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包括普通感冒、咽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嬰兒皰疹性咽峽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
引發肺炎的病毒種類相對較少,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最為常見,其他病毒包括:
此外,嬰幼兒還常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患上肺炎。
病毒性肺炎多發于冬春季節,可呈散發、流行或暴發形式。在非細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25%~50%。患者以兒童為主,成人病例相對較少。
病毒性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
病毒傳播速度快且覆蓋范圍廣,但正常人群感染病毒后并不一定會發展為肺炎,只有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病。
單純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理改變包括細支氣管炎及其周圍炎癥,以及間質性肺炎。如果繼發細菌感染,可能在肺泡腔內觀察到大量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嚴重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病變:
病毒性肺炎患者常同時感染一種以上病毒,并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此外,免疫抑制宿主還容易繼發真菌和原蟲感染。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復雜,了解其病因及傳播途徑對于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通過科學的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進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