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引起。其發病較為急驟,常與淋雨、受涼、過度勞累等誘因相關。據統計,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發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病程通常持續7至10天。
肺炎的典型癥狀之一是突發寒戰和高熱,體溫通常達到39℃至40℃,呈稽留熱型?;颊呖赡馨橛蓄^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癥狀。使用抗生素后,熱型可能不典型;而對于年老體弱者,可能僅表現為低熱或無發熱。
早期癥狀表現為刺激性干咳,隨后可能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帶血絲的痰液。1至2天后,痰液可能轉為黏液血性痰、鐵銹色痰或膿性痰。在疾病消散期,痰量增多,痰液呈黃色且較稀薄。
患者常感到劇烈的胸痛,疼痛呈針刺樣,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疼痛可能向肩部或腹部放射。若為下葉肺炎,可能刺激膈胸膜,導致腹痛,從而易被誤診為急腹癥。
由于肺實變導致通氣不足和氣體交換障礙,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皮膚或黏膜呈青紫色)及胸痛等癥狀。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是這一癥狀的主要生理原因。
少數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對于重癥患者,可能伴有神志模糊、煩躁、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經系統表現。
時間 | 癥狀表現 |
---|---|
第1-2天 | 突發寒戰、高熱,刺激性干咳,白色黏液痰或帶血絲痰。 |
第3-5天 | 痰液轉為黏液血性痰、鐵銹色痰或膿性痰,胸痛加劇。 |
第6-10天 | 癥狀逐漸緩解,痰量增多,痰液呈黃色且稀薄。 |
肺炎是一種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的疾病,其癥狀多樣且復雜,早期識別和干預是改善預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