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一種罕見但極其危險的產科急癥,通常發生在分娩過程中或胎膜破裂時,也可能在產后出現。該病多見于足月妊娠,但也可能發生在中期引產或鉗刮術中。其發病通常非常突然,病情進展迅速且兇險。
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是胎兒物質(如胎兒細胞、胎脂或胎便)通過胎盤靜脈進入母體血液循環。這些物質進入母體血液后,可能會堵塞肺部血管,導致肺臟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進而引發肺功能衰竭。
此外,羊水栓塞還可能影響心臟功能,導致一系列嚴重癥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面色發青、血壓下降、休克、心臟衰竭、四肢痙攣,甚至可能出現大出血(血崩)。
羊水栓塞的發生通常需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以下因素可能誘發羊水栓塞:
了解羊水栓塞的誘因和風險因素是預防的關鍵。產科醫生和助產士應密切監測分娩過程中的胎膜狀況和宮縮強度,避免不必要的人工干預。此外,及時識別和處理羊水栓塞癥狀對于降低母嬰風險至關重要。
羊水栓塞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產科并發癥,了解其原因和誘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從而保障母嬰安全。
以下內容參考自權威醫學資料: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 世界衛生組織(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