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雖然其發病率較高,但對人體的危害卻不容小覷。了解缺鐵性貧血的危害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治療這一疾病。以下是關于缺鐵性貧血的詳細分析。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免疫功能的顯著下降,特別是在細胞免疫和白細胞吞噬能力方面表現明顯。中度及以上的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常表現出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缺鐵會影響骨骼肌中的呼吸酶、線粒體氧化酶以及肌紅蛋白的濃度,導致肌肉供氧不足和有氧代謝能力下降。這種情況下,患者容易出現肌肉爆發力、等張肌力的減弱,同時耐力活動的持久性也會顯著下降。
當血紅蛋白水平低于7克/分升時,患者可能出現心率加快、心臟擴大,甚至在聽診時可發現收縮期雜音。
缺鐵性貧血患者常表現為舌乳頭萎縮、食欲減退、胃腸功能減弱、胃酸分泌減少以及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尤其是兒童患者,容易反復感染,并且這些感染通常較難治愈。
缺鐵性貧血可能影響腦細胞的發育,導致智力落后。這種智力發育的滯后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如果此階段腦細胞因營養不良而受損,即使后期提供充足的營養,也無法完全彌補智力發展的缺失。
缺鐵性貧血是由體內鐵元素缺乏引起的一種貧血類型,常見于兒童、青少年、孕婦以及老年人群體。鐵是人體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氧氣的運輸和儲存。一旦鐵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就可能引發貧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全球約有20億人受到貧血的影響,其中缺鐵性貧血占大多數。
缺鐵性貧血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對身體多個系統造成長期損害,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因此,及時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