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體引起,導致肺部組織的炎癥反應。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老年人、兒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受到影響。以下是肺炎的主要癥狀及其相關特點。
肺炎患者通常會出現突然的寒戰和高熱,體溫可達39℃至40℃,并呈現稽留熱型(體溫持續在高水平)。同時,患者可能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及食欲不振等癥狀。
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后,熱型可能變得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或體弱者,他們可能僅表現為低熱甚至不發熱。
肺炎早期的咳嗽通常為刺激性干咳,隨后可能出現白色黏液痰或帶血絲的痰液。1至2天后,痰液可能變為黏液血性痰、鐵銹色痰或膿性痰。在疾病的恢復期,痰量可能增多,且痰液呈黃色且稀薄。
患者常感到劇烈的胸痛,通常為針刺樣疼痛,且在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疼痛可能向肩部或腹部放射。如果肺炎發生在肺下葉,可能刺激膈胸膜,導致腹痛,從而容易被誤診為急腹癥。
由于肺部實變導致通氣不足和氣體交換障礙,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及發紺(皮膚或黏膜呈現青紫色)。這些癥狀表明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需引起重視。
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或腹瀉。在重癥肺炎中,患者可能表現為神志模糊、煩躁、嗜睡甚至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肺炎的嚴重程度因病原體種類、患者的年齡及基礎健康狀況而異。常見的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早期識別和治療對于降低病死率至關重要。
肺炎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疾病,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預后。通過了解其癥狀和表現,可以更好地識別疾病并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