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后4-12周內。它與母乳喂養相關,但并不表示母乳本身有問題。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影響寶寶體內膽紅素的代謝,導致黃疸持續時間較長。
母乳性黃疸通常會在寶寶4-12周內逐漸消退。在此期間,寶寶的身體會自行調節膽紅素水平,家長無需過度擔心。
以下是一些應對母乳性黃疸的建議:
母乳性黃疸通常對寶寶的長期發育沒有影響。只要寶寶的黃疸水平在安全范圍內且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可以放心。
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歷:她的寶寶黃疸持續時間較長,經過檢查排除了病理性黃疸后,醫生建議停止母乳喂養3-5天以確認是否為母乳性黃疸。但由于停止母乳喂養對母嬰雙方都較為痛苦,她選擇繼續母乳喂養,最終寶寶在三個月時黃疸自行消退。
母乳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情況下無需特殊治療。如果寶寶除了黃疸外沒有其他不適,家長可以繼續母乳喂養,黃疸通常會在4-12周內自行消退。